回上列表
央行強調加大對民營企業的融資支援,上市公司回購潮傳遞低估信號
2018/09/20 09:39

央行強調加大對民營企業的融資支援,上市公司回購潮傳遞低估信號:週一三大股指放量上漲,漲幅均超過1%。其中上證綜指收漲1.14%報2730.85點,收復30日線;深證成指漲1.41%報8248.12點,創業板指漲1.1%報1392.4點。兩市放量成交3198.64億元,量能明顯放大。盤面上看,地產股全天大漲,白酒股漲勢強勁,家電板塊亦有強勢表現;油服板塊持續活躍。兩融餘額止跌回升,截至9月18日,A股融資融券餘額為8434.14億元,較上日增加2.77億元,情緒面出現明顯回暖。
資金面上,央行週三進行400億元7天、200億元14天逆回購操作,當日有600億元逆回購到期,完全對沖當日到期量,結束連續5日淨投放。央行連續第五個交易日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實施流動性累計淨投放7350億元,Shibor出現多數下跌,隔夜和7天Shibor小幅回落。具體看,隔夜Shibor回落9.2BP至2.562%,7天Shibor跌1.7BP至2.668%。其餘品種波動甚小,3個月Shibor跌0.2BP,6個月、9個月Shibor分別漲0.2BP、0.4BP。整體來看,貨幣環境總體較為寬鬆。匯率方面,在岸人民幣兌美元16:30收盤報6.8534,較上一交易日漲110點。李克強總理稱,中國不僅不會搞競爭性貶值,還要為匯率穩定創造條件,人民幣完全有能力在合理均衡的水準上保持基本穩定。該言論短期能夠提振市場信心,但要逆轉市場的看貶情緒,還需要更多的利好刺激,近期人民幣匯率預計仍將延續9月中旬以來的窄幅震盪格局。
政策面上,近期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不斷加大,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基礎設施、交通骨幹網路特別是中西部鐵路公路、幹線航道、樞紐和支線機場、重大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生態環保重點工程、技術改造升級和養老等民生領域設施建設。央行召開座談會,提出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加大對民營企業的融資支援,對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在貸款發放、債券投資等方面一視同仁。在9月19日召開的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李克強也重申,中國將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堅決消除阻礙民營經濟發展的各種不合理障礙,對政府承諾的放寬民營企業准入領域,要加大力度督促推進。李克強表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就要更大力度通過減稅降費為企業減負,並且中國政府正在研究明顯降低企業稅費負擔的政策。今年以來中國政府多次提出著力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而中小微企業絕大多數都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為國家貢獻了超過50%的稅收,加大對民營經濟的支持有助於激發市場活力,緩解經濟下行壓力。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掀起回購潮。據上證報信息統計,截至9月18日,滬深兩市共254家公司推出了回購預案,回購上限金額合計高達821.24億元;其中,已經實施回購的總金額已達150.57億元,遠遠高於2017年全年實施回購的總金額97.26億元。相比增持而言,回購是上市公司層面的行為,更能體現上市公司維護股東利益的誠意,也向市場傳遞股價被低估的信號。另外,北上資金今日合計流入7.76億元,至此,9月以來北向資金淨流入達到63.85億元,儘管其流入速度較8月放緩,但仍保持著正流入的趨勢,顯示外資加倉節奏並未停歇。近期儘管短期市場弱勢格局難以迅速改變,但是市場估值已經處於歷史低位,對於價值投資者而言,已經進入可以佈局的區間。目前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2000億美元關稅的靴子落地,市場得到短暫的喘息空間,有望出現小幅反彈。迭加近期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不斷加大,預計重振基建投資成為下半年 “ 穩增長 ” 政策的重要著力點,另外,新的個人所得稅法即將實施,有望對消費形成拉動。近期建議關注超跌的消費藍籌股、低估值的金融、景氣度高的油服,以及政策扶持的晶片、半導體產業鏈。

免責聲明

本焦點報告(連帶相關的資料)由元大證券(香港)有限公司 (“元大證券(香港)”) 撰寫。本焦點報告的資料來自元大證券(香港)相信可靠的來源取得,惟元大證券(香港)並不保證此等資料的準確性、正確性及或完整性。本焦點報告內容或意見僅供參考之用途,並不構成任何買入或沽出證券或其他金融產品之要約。本焦點報告並無顧慮任何特定收取者之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風險承受程度,投資者在進行任何投資前,必須對其投資進行獨立判斷或諮詢所需之獨立顧問意見。本焦點報告內所提及之價格僅供參考之用途,投資產品之價值及收入可能會浮動。本焦點報告內容或意見可隨時更改,元大證券(香港)並不承諾提供任何有關變更之通知。元大證券(香港)及其董事、行政人員和雇員可能有在本焦點報告中提及的證券的權益和不就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陳述及不對使用本報告之資料而引致的損失負上任何責任。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