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列表
抗疫特別國債7月30日發行完畢,證監會引導保險等長期資金入市
2020/07/28 08:30

抗疫特別國債7月30日發行完畢,證監會引導保險等長期資金入市:A股三大指數當日震盪整理,最終集體小幅收漲。市場成交量萎縮,兩市成交額不足1萬億元,當日成交9272億元。行業板塊漲跌互現,黃金板塊大漲。北向資金全天淨流出15.14億元,為連續3日淨流出;其中滬股通淨流出38.16億元,深股通淨買入23.02億元。據央行官網公示,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7天期100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0%,與上次一致。央行上次逆回購操作於7月23日開展,期限7天,中標量500億元,中標利率2.20%。目前的資金利率水準已經達到或者接近央行認可的利率中樞附近,意味著資金利率乃至中短端利率的頂部區域已經基本探明。
國家統計局7月27日發佈的数据顯示,6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1.5%,較5月提高5.5個百分點。1-6月累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2.8%,降幅較1-5月收窄6.5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二季度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已由降轉升,同比增長4.8%,而一季度同比下降36.7%。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表示,6月工業利潤增速較5月加快,主要原因為工業品價格降幅收窄,初步測算,6月工業品價格變動帶動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比5月提高5.3個百分點。同時,工業生產和銷售增長加快,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加快0.4個和2.8個百分點,企業規模擴張帶來盈利增加。此外,成本下降也推高利潤。6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同比減少0.22元,為今年以來首次下降,緩解了前期成本大幅上升給企業經營帶來的壓力。儘管二季度工業企業利潤狀況向好,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影響,市場需求依然偏弱,企業生產經營仍然面臨不少困難。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蔓延,國際經貿形勢复杂嚴峻,工業利潤增長的持續性仍存在不確定性。
財政部近日發佈公告顯示,計畫於7月28日和30日,第三次和第四次續發行2020年抗疫特別國債(四期),發行數量合計1400億元,期限均為十年。續發行國債與之前發行的同期國債票面利率相同,均為2.86%。這意味著,6月18日啟動發行的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本周將全部發行完畢。抗疫特別國債的發行,採用多次續發行同一只債券的方式,以減少流通債券只數,增大單期流通量。據財新記者梳理,財政部先後發行了四期抗疫特別國債,各期債券均多次續發行。其中,一期發行規模合計2000億元,期限為五年;二期發行規模1000億元,期限為七年;三期、四期發行規模均為3500億元,共7000億元,期限為十年。按財政部的数据,上半年發行新增一般債券5152億元,尚有4648億元未發行;截至7月14日,今年以來共發行新增專項債券2.24萬億元,尚有1.51萬億元未發行。二者合計,未來將有近2萬億元新增地方債券待發行。若按2019年地方政府債券在9月底前基本完成發行的要求,8月、9月將再次迎來地方債發行高峰。
7月27日,資本邦獲悉,7月28日-7月29日,美聯儲將舉行議息會議,公佈7月利率決議。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按兵不動,維持利率接近零的水準。從鮑威爾近一個月來發表的各種講話來看,美聯儲維持經濟前景不確定性的觀點,對疫情帶來的下行風險表示擔憂,強調需要財政刺激的配合,經濟復蘇取決於政府的抗疫措施。Oxford Economics機構分析師Gregory Daco表示,雖然5月下旬美國小型企業活動反彈,但6月下旬開始這些企業的經營活動再次停滯。預計在政府救濟計畫7月到期後未來幾周的局勢將更為惡化。美聯儲將不得不調整措辭面對現實。
7月27日,黃金多頭再度爆發,截至目前,現貨黃金升破1920美元/盎司,已經刷新紀錄新高。中國和美國緊張局勢升級、美元走軟、國債收益率下降、歐洲央行的寬鬆政策以及市場對更多的財政刺激措施的預期等因素共同推升貴金屬價格飆漲。從歷史上黃金牛市的波動特點來看,金價仍有巨大的上漲空間。在分析黃金的牛市和熊市週期時需要提前下一個定義,黃金的牛市週期就是金價在經歷的一輪漲跌之後會登上一個新的臺階;熊市週期是金價在經歷一輪漲跌之後還會原地踏步週一證監會再放利好,支持公募對接保險、銀行公募理財等各類長期資金。近年來公募產品創新層出不窮,比如公募FOF、MOM產品等,銀行理財、保險、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都可以通過這類公募產品形式投資。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是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促進資本市場健康良好生態形成的必要之舉,對市場的影響和意義是正向的。綜合考慮當前宏觀經濟狀況、利率水準、充足的資金以及地緣政治上的衝突,黃金的牛市仍會持續很長時間,保守估計未來一到兩年突破2500美元概率很大。整體上,市場對於外部事件衝擊的敏感度在鈍化,國內流動性環境依然是決定後續市場行情的最重要變數。如果外部事件衝突升級,意味著國內流動性環境大幅收緊的概率明顯降低,而前期市場行情的主線邏輯(科技獨立自主、內需消費穩定增長)應該加強。

免責聲明

本焦點報告(連帶相關的資料)由元大證券(香港)有限公司 (“元大證券(香港)”) 撰寫。本焦點報告的資料來自元大證券(香港)相信可靠的來源取得,惟元大證券(香港)並不保證此等資料的準確性、正確性及或完整性。本焦點報告內容或意見僅供參考之用途,並不構成任何買入或沽出證券或其他金融產品之要約。本焦點報告並無顧慮任何特定收取者之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風險承受程度,投資者在進行任何投資前,必須對其投資進行獨立判斷或諮詢所需之獨立顧問意見。本焦點報告內所提及之價格僅供參考之用途,投資產品之價值及收入可能會浮動。本焦點報告內容或意見可隨時更改,元大證券(香港)並不承諾提供任何有關變更之通知。元大證券(香港)及其董事、行政人員和雇員可能有在本焦點報告中提及的證券的權益和不就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陳述及不對使用本報告之資料而引致的損失負上任何責任。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