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列表
中美關稅互降首個交易日A股高開低走,離岸人民幣盤中漲破7.18
2025/05/14 08:23
中美關稅互降首個交易日A股高開低走,離岸人民幣盤中漲破7.18:5月13日,中美關稅互降後的首個交易日,市場情緒經歷顯著波動。當日股市早盤高開,但隨後逐步回落,呈現高開低走態勢;債市則延續修復行情,價格穩步回升。分資產類別來看,A股市場風格分化明顯。大盤藍籌展現較強韌性,上證指數微漲0.17%,滬深300指數上漲0.15%,中證紅利指數更是以0.70%的漲幅領漲,凸顯出高股息、低估值品種的防禦特性。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科技成長板塊表現低迷,科創50指數收跌0.15%,創業板指下跌0.12%,顯示市場對高估值科技股的謹慎態度。港股市場同樣承壓,恒生科技指數大幅下挫3.26%,科技股集體回調。此外,小微盤股也未能走出獨立行情,中證2000指數下跌0.30%,萬得微盤股指數跌幅為0.19%,反映出市場風險偏好整體趨於保守。當日市場交投活躍度略有回落,成交額為1.33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5月12日)減少148億元。市場走勢不及預期,或因前期獲利盤兌現壓力所致——萬得全A指數在5月12日已基本收復至4月2日(對等關稅政策出臺前夕)的點位,4月初抄底資金與近期累積籌碼存在兌現需求。此外,市場對政策利好兌現、後續政策節奏放緩,以及關稅調整不確定性的擔憂加劇,導致資金風險偏好下降,觀望情緒顯著升溫。海外市場方面,美國CPI降溫,芯片股力撐標普500抹平年內跌幅,納指漲超1%,科技七巨頭僅微軟收跌。特朗普政府撤銷拜登任內AI芯片限制規定,芯片指數漲超3%,英偉達連續兩日收漲超5%。美元指數加速跌離四週高位。離岸人民幣盤中漲破7.18,創五個月新高,後一度回落。
從市場熱點來看,貿易關係緩和帶來的投資機會逐漸向細分題材擴散。其中,海運板塊表現尤為亮眼,Wind海運指數單日漲幅達2.75%。這一強勢表現源於多重因素共振:一方面,中美貿易回暖帶動中國出口企業出貨量提升,疊加美國企業補庫存需求增加,海運市場需求快速回升;另一方面,政策調整引發運力結構變化,在中美關稅互降與美國開徵船舶港口費的背景下,國內航運企業主動收縮對美航線運力。數據顯示,中國投放在美西、美東航線的單週運力已從3月底的50萬TEU降至上週的28萬TEU。更值得關注的是,中美經貿會談聯合聲明明確關稅降低的90天窗口期,外貿企業加速出貨的需求,與運力供給收縮形成鮮明反差,進一步加劇海運市場供需緊張局面,推動板塊行情持續走高。
資金面上,儘管央行實施大額資金回籠操作,但市場資金面延續寬鬆態勢。5月6日節後首個交易日,央行為填補短期資金缺口,通過大規模續作4050億元進行流動性投放;而在5月13日,續作規模大幅縮減至1800億元,單日實現淨回籠2250億元,逐步收回跨月期間投放的流動性。不過,在存款準備金率與政策利率"雙降"政策落地的背景下,資金面整體保持平穩。從市場利率表現來看,早盤非銀機構隔夜資金利率開盤於1.50-1.53%區間,隨後逐步下行至1.48-1.50%;非銀7天期資金利率則穩定維持在1.50-1.54%。當日全市場加權平均利率顯示,隔夜品種R001報收1.43%,較前一交易日下降3個基點;7天品種R007報1.53%,較前一日下行2個基點,資金寬鬆格局進一步鞏固。
中美關稅大幅下調後,市場對貿易關係緩和的反應呈現顯著的結構化特徵,指數層面面臨獲利回吐壓力。從市場運行邏輯來看,短期資金獲利了結意願較強,使得指數上行動力不足。展望後市,板塊輪動或將成為市場主基調。科技、消費及紅利板塊有望在輪動中反復活躍。以5月13日市場表現為例,紅利指數在銀行股帶動下逆勢上揚,而科技板塊則出現縮量回調。這種分化走勢反映出當前科技板塊交易熱度有所降溫,籌碼結構得到一定程度優化,為左側佈局提供了機會窗口。重點關注兩大方向:一是AI與機器人領域,作為科技成長的核心賽道,其產業趨勢明確,技術迭代與應用落地將持續釋放增長動能;二是自主可控題材,在市場對技術制裁緩解預期存在過度定價的背景下,國產替代相關板塊有望迎來估值修復,值得重點跟蹤佈局。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