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列表
2025年五一假期旅遊市場火爆,新臺幣暴漲人民幣升破7.19
2025/05/06 08:38
2025年五一假期旅遊市場火爆,新臺幣暴漲人民幣升破7.19:上週A股市場主要指數大多下跌,上證50指數跌幅較大。三大指數中,上證指數下跌0.49%,深證成指下跌0.17%,創業板指上漲0.04%。假期間境外股市普遍上漲,恒生指數合計漲幅為3.22%,恒生科技指數合計漲幅為 6.18%,富時A50指數期貨上漲0.95%。美元指數快速跌至99.73,離岸人民幣匯率在短短兩日內大幅上漲近900點升破7.19關口,創下自去年11月以來的新高。在人民幣走強的同時,港元也觸及7.75強方兌換保證,香港金管局罕見拋售465億港元買入美元以穩定匯率。新臺幣大幅升值,5月2日單日升值3.07%創歷史新高,5日盤中升破29關口。美元指數在假期期間整體呈現弱勢。國際貿易局勢變化、美國經濟數據表現以及市場對美聯儲貨幣政策預期等因素,都對美元指數產生了影響。美元指數因美經濟衰退預期及美聯儲降息押注走弱,帶動非美貨幣波動加劇,台幣、韓元等對美元匯率表現敏感。
北京時間5月8日淩晨2點,美聯儲將公佈最新利率決議,隨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召開新聞發佈會。市場預計美聯儲將維持利率不變,目前政策利率在4.25% - 4.50%,據芝商所(CME)美聯儲觀察工具,維持當前利率不變可能性達97.2%,降息25個基點概率僅2.8%。投資者重點關注鮑威爾發言。近期關稅影響美國經濟和通脹,自4月下旬多位美聯儲官員發言關注關稅問題,部分支持在關稅負面影響下美聯儲降息應對。從經濟數據看,4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17.7萬人,高於預期,貿易政策暫未衝擊美國經濟,市場對美國經濟風險擔憂緩和。3月PCE物價指數和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增長均下降,通脹壓力減輕,為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提供數據支撐。不過,美國一季度經濟萎縮,GDP環比萎縮0.3%,美聯儲權衡關稅對經濟和通脹影響,經濟走勢仍不確定。海外方面,上週中美貿易爭端緩和預期大幅上升。5月2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稱,中方注意到美方高層多次表態,表示願與中方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同時,美方近期通過相關方面多次主動向中方傳遞信息,希望與中方談起來,中方正在進行評估。
2025年五一假期旅遊市場異常火爆,前三日,全社會日均客運量達3.05億人,較2024年同期的2.89億人增長5.4%,出行需求延續高景氣。分結構來看,國際航班數量同比增長19.6%,顯著高於國內大陸航班5.4%、國內港澳臺航班7.8%的增速,反映出出境遊市場正加速回暖。支付數據顯示,內地居民出境微信支付交易筆數同比增長37%,其中東南亞、日韓及中國港澳地區增速居前,成為熱門目的地,攜程境外包車遊訂單量預計同比增長近25%,進一步驗證出境遊消費復甦趨勢。入境遊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央廣網數據顯示,"五一"入境遊訂單量同比激增173%,微信支付外卡消費筆數及金額近乎翻倍。北京、成都等重點口岸入境人數同比增幅超80%,顯示中國旅遊市場對國際遊客的吸引力顯著增強。從產業鏈影響來看,出入境旅遊市場的雙向高增長,有望帶動航空客運量提升、免稅消費擴容及酒店入住率改善。建議重點關注航空機場(國際航線占比高的航司、樞紐機場)、免稅(離島免稅及市內免稅店)、酒店(高端商務及度假酒店)等細分領域龍頭企業。
宏觀經濟數據方面,4月美國加征關稅落地後,中國中采製造業PMI供需均環比回落至收縮區間。其中,4月新訂單、生產分項分別環比下降2.6、2.8個百分點,至49.2%、49.8%,且新訂單分項低於生產分項。在手訂單、生產經營活動預期環比下降2.4、1.7個百分點,降至43.2%、52.1%,均處於歷史同期較低水平。受關稅直接影響,4月新出口訂單、進口分項環比下降4.3、4.1個百分點,分別至44.7%、43.4% 。從中采分行業PMI新出口訂單來看,環比下降較多的行業包括:紡織服裝服飾業(-44.6ppt)、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31.1ppt)、農副食品加工業(-26.2ppt)。
綜合來看,假期期間全球市場風險偏好顯著回升,港股與中概股表現尤為亮眼。這一態勢得益於多方面因素:一是美方主動尋求與中方談判,有效緩解了市場對貿易摩擦不確定性的擔憂;二是美國新增非農數據超預期,打消了市場對短期經濟景氣度的顧慮。在國內,政治局會議結束後,市場步入政策觀察階段。基於“穩預期”的政策導向,市場出現大幅調整的可能性較低;而“強化底線思維”的表述,更是明確了內需在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歷史數據表明,自2010年起,“五一”假期後的10個交易日內,上證綜指在15年間累計上漲7次,特別是2020年後的5年裡,有4年呈現上漲趨勢,一定程度上為當前市場走勢提供了歷史參考。建議重點關注兩大投資主線:一是國產替代領域,聚焦半導體設備、高端製造等關鍵賽道;二是消費復甦板塊,涵蓋家電、汽車、醫療服務等行業。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