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列表
一季度中國GDP增長5.4%,滬深300ETF首次突破萬億規模
2025/04/17 08:27
一季度中國GDP增長5.4%,滬深300ETF首次突破萬億規模:4月16日,A股滬深指數分化,滬指尾盤倔強翻紅,深證成指、創業板指仍低位調整,大金融、大消費走強,科技股全線啞火,市場逾4300股下跌。上證指數收漲0.26%報3276點,深證成指跌0.85%,創業板指跌1.21%,北證50跌1.13%,科創50漲0.81%,萬得全A跌0.53%,萬得A500漲0.11%,中證A500漲0.07%。A股成交1.14萬億,上日為1.11萬億。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鷹派”講話帶崩美股。鮑威爾表示,關稅政策潛在影響的不確定性正在升高,可以預見到“通脹將上升且經濟增長將放緩”,將使美聯儲陷入兩難境地。鮑威爾還否認了投資者押注的“美聯儲看跌期權”(即市場大跌時美聯儲會出手救市)。歐美股市多數收跌,道指跌1.73%,標普500指數跌2.24%,納指跌3.07%。英偉達跌超6%,特斯拉跌超4%,蘋果跌逾3%。美國3月零售銷售大幅上漲1.4%,為2023年1月以來的最大環比增幅;銷售額同比增長至4.6%,為自2023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關稅增添不確定性,阿斯麥Q1新增訂單銳減45%,遠不及預期,維持全年銷售指引不變。
中國2025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31.88萬億元,同比增長5.4%,大幅超出市場預期值的5.0%-5.2%,名義GDP略有回升至4.6%(2024全年為4.2%),預計“搶出口”效應下出口表現有韌性(3月+12.4%)以及工業增加值強勁反彈(3月+7.7%)是主要拉動力。工業增加值三大類同步擴增,採礦業增長9.3%(前值+4.3%),製造業增長7.9%(前值+6.9%),電熱燃水增長3.5%(前值+1.1%),其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9%,新能源汽車、3D打印設備、工業機器人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45.4%、44.9%、26.0%,中國高端製造品延續強勁增長。投資端,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4.2%,基建投資逆週期緩慢發力、製造業投資持續展現較強韌性,而地產投資仍延續底部盤整格局。2025Q1中對美出口1156億美元,假設Q2-Q4中國對美出口下降50%-80%,則出口額的減少佔據中國3.58萬億美元出口總量的5.7%-9.1%,靜態預估其對GDP增速的拖累約0.3-0.5個百分點。預計中央和地方還將通過財政刺激和貨幣政策支持,後續觀察地方專項債和特別國債擴容以及央行降准降息的落地。鑒於美國加征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我們將2025全年經濟增長預估值下調至“4.8%”(Q1-Q4分別為5.4%、4.7%、4.6%、4.5%)。
外交部回應美對華加征245%關稅,中方已多次闡明在關稅問題上的嚴正立場,這場關稅戰是美方發起的,中方採取必要的反制措施,是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和國際公平正義,完全合理合法。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中方不願打,但也絕不怕打。商務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2025年工作方案》,提出48條具體任務舉措,既涵蓋了餐飲、住宿、健康、文化娛樂、旅遊休閒、體育賽事等主要行業領域,也包括了旅遊列車、空中遊覽、跳傘飛行、超高清電視、微短劇等新業態、新場景。
截至4月15日,全市場24只滬深300ETF整體規模已達到10038.67億元,成為了我國首個市場規模突破萬億元的寬基ETF賽道。其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最新規模達3648.42億元,是市場上唯一一隻規模超過3000億元的股票ETF;易方達滬深300ETF規模達2512.92億元,華夏滬深300ETF和嘉實滬深300ETF規模分別達1806.21億元、1604.69億元。綜合來看,國家隊再度出手釋放維穩市場信號,不過後續中美關稅對於出口相關板塊的影響將從Q2逐步顯現,對經濟仍需關注。建議結構上關注兩條主線:一是國產科技自主可控(新質生產力/高端製造/國防軍工等)建議逢低佈局;二是受益於擴內需政策支持,基本面預期修復且估值性價比較高的內循環消費優質資產。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