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列表
中國公募基金業績比較基準新規出爐,中國10月製造業PMI回落至49%:
2025/11/03 09:42
上週上證指數連續三日站上4000點後,週五出現明顯回落,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整週上漲0.11%至3954.79點;創業板指數上漲0.5%至3187.53點;深證成指上漲0.67%至13378.21點。週五兩市成交額2.32萬億。板塊上電力設備(+4.29%)/有色金屬(+2.56%)/鋼鐵(+2.55%)/基礎化工(2.5%)/農林牧漁(+1.99%)等板塊漲幅居前;通信(-3.99%)/美容護理(-2.21%)/銀行(-2.16%)/電子(-1.65%)/建築裝飾(-1.49%)等跌幅居前。美國標普整週累計漲0.71%,10月累計漲2.27%,連續第六個月上漲。道指10月累計漲2.51%,連漲六個月。納指10月累計漲4.70%連漲七個月。

中國10月官方製造業PMI回落至49%比上月下降0.8個百分點,非製造業指數回升至50.1%,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其中官方製造業PMI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9.9%、48.7%和47.1%,比上月下降1.1個、0.1個和1.1個百分點,均低於臨界點。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位於臨界點,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均低於臨界點,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氣度偏弱。不過三大重點行業保持擴張,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和消費品行業PMI分別為50.5%、50.2%、50.1%,繼續位於擴張區間,且明顯高於製造業總體水準,“兩新”、消費補貼政策效能有所顯現。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場景培育和開放推動新場景大規模應用有關舉措。其中提到面向產業發展前沿和重大技術攻關需求,優先佈局一批新領域新賽道場景、高價值小切口場景和跨區域跨領域綜合場景,做好場景資源開放、中試驗證創新、商業模式探索等工作,促進形成從技術突破到產業應用的完整閉環。研究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擴大制度型開放工作。其中提到,要著力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帶動高水準對外開放,提升商品市場開放水準,優化服務市場准入規則,完善要素市場開放監管制度。要注重發揮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等高能級開放平臺優勢,探索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成果,持續提升制度型開放效能。

10月31日,中國證監會發佈了《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績比較基準指引(徵求意見稿)》,基金業協會同步發佈了《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績比較基準操作細則(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兩份徵求意見稿以增強公募投資行為穩定性、明晰產品投資風格、提升投資者獲得感為目標,從基金管理人內部明確業績比較基準設定、變更、披露規範,完善內部控制機制方面;到外部加強託管、銷售、評價等方面,全鏈條、多維度地完善業績比較基準的監管要求。此舉既是落實《行動方案》要求的具體舉措,填補公募基金監管規則的空白,也有望公募基金業績比較基準規範化,構建更加穩定的投資風格,更好發揮公募基金價值投資工具屬性,為投資者提供長期穩健回報,為資本市場引入更多中長期資金。

截至三季度末,中國中央匯金投資、中央匯金資產及旗下2只專項資管計劃持有數十隻ETF的規模達到1.55萬億元,相比二季度末規模增加了超2000億元。其中“國家隊”重倉持有的寬基ETF對浮盈貢獻較大,如中央匯金投資、中央匯金資產等持有的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第三季度浮盈超550億元,持有的易方達滬深300ETF浮盈超400億元,“國家隊”持有的華夏中證5G通信主題ETF三季度表現最好,單季度漲幅超過80%,多隻半導體晶片ETF、創業板ETF漲幅超50%。總的來看,伴隨著中美談判結束、美聯儲宣佈降息、三季報披露完畢,此前漲幅較高、抱團緊密的AI算力主線集體調整,帶動科技板塊大跌。資金高低切選擇低位新能源、傳統行業。三季報後市場至明年4月均是業績空窗期,此前調整已久的如機器人、AI應用等或迎資金關注。

免責聲明
 
本焦點報告(連帶相關的資料)由元大證券(香港)有限公司 (“元大證券(香港)”) 撰寫。本焦點報告的資料來自元大證券(香港)相信可靠的來源取得,惟元大證券(香港)並不保證此等資料的準確性、正確性及或完整性。本焦點報告內容或意見僅供參考之用途,並不構成任何買入或沽出證券或其他金融產品之要約。本焦點報告並無顧慮任何特定收取者之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風險承受程度,投資者在進行任何投資前,必須對其投資進行獨立判斷或諮詢所需之獨立顧問意見。本焦點報告內所提及之價格僅供參考之用途,投資產品之價值及收入可能會浮動。本焦點報告內容或意見可隨時更改,元大證券(香港)並不承諾提供任何有關變更之通知。元大證券(香港)及其董事、行政人員和雇員可能有在本焦點報告中提及的證券的權益和不就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陳述及不對使用本報告之資料而引致的損失負上任何責任。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複製、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