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列表
中國二季度GDP增長0.4%略低於預期,易綱表態貨幣政策更有力支援實體
2022/07/18 09:00
上周A股重要指數均下跌,其中上證50(跌5.1%)、中小100(跌4.3%)和滬深300(跌4.1%)領跌。另外上證指數跌3.8%,深證成指跌3.5%,科創50跌2.9%,創業板指跌2.0%。行業上,僅電力設備及新能源(漲1.5%)上漲,有色金屬(跌5.9%)、房地產(跌5.8%)和電腦(跌5.0%)領跌,此外,銀行下跌4.8%。上周日均成交10088億元,日均成交與前一周相比整體持平,市場連續六周周度日均成交維持萬億以上。南向資金本周淨流入港股24.4億港幣,北向資金本周淨流出A股220.4億人民幣。A股市場指數全部下跌,主要原因在於,1)近期包括個別地方銀行兌付以及個別商品房樓盤交付等事件,對市場情緒帶來影響;2)近期為中報業績預告密集披露期,上半年特別是2季度由於疫情等因素對部分行業業績產生較大影響,擔憂中報預告等因素造成了近期的拋壓;3)海外交易衰退的預期繼續,外需產生一定擾動,疊加近期國內疫情點狀出現,對市場情緒也帶來一定影響。

國內流動性方面,6月CPI增速略超預期以及對內需信用擴張的擔憂,部分投資者擔心後續流動性會出現一定收緊的概率;海外方面,美國6月通脹超預期導致7月底美聯儲加息100bp概率上升,美元指數強勢,外資波動加大,對A股短期影響偏負面。我們認為,國內流動性寬鬆現實邏輯基礎並沒有變化,海外緊縮壓力最大的時候也將過去。週末,易綱行長在G20會議表態:“人民銀行將加大穩健貨幣政策的實施力度,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援。”這是貨幣政策對2季度經濟資料的回應,也為國內下半年經濟復蘇保駕護航。因前期疫情衝擊等影響,當前銀行間市場DR007等市場利率顯著低於政策利率,後續政策進一步寬鬆概率較低,我們認為後續流動性將維持合理寬裕水準,微觀資金面來看,增量資金流入並不明顯,北上資金出現流出跡象,整體看,後續市場恐缺乏增量資金支持。

上週五統計局公佈經濟資料,上半年GDP增速為2.5%,二季度GDP同比增長0.4%,低於市場預期,但在疫情影響下實現正增長已屬不易,下半年是增速目標如何定調就成為市場走勢的分水嶺。目前來看,經濟的三大貢獻因素中,投資端的基建和製造業有望保持中高增速,提升投資增速的關鍵在將負增長的地產投資拉回正增長;消費端汽車投資成為亮點,提升消費增速的關鍵在地產鏈消費的回正;以上兩者都以來於地產這個關鍵變數。上半年出口對經濟貢獻較大,下半年面臨價格下行和全球經濟下行的雙重負面影響。如果努力實現全年5.5%的目標,則需要基建地產投資進一步發力,新增中長期社融加速改善,則下半年經濟將會出現8%以上的增速,成為強復蘇場景,則有利於大盤價值和上證50的表現;如果接受下半年的溫和復蘇,則地產銷售投資保持弱勢,目前較高的超額流動性和M2增速有望保持,則有利於獨立景氣的產業趨勢繼續形成估值溢價。

7月以來,全國疫情再度出現反復並呈現多省市爆發的特點。新冠病毒高傳播率的影響下,在未出現有效的治療和預防的醫療手段前,今年全國疫情以及隨之帶來的影響必然是反復的。我國始終堅持“動態清零”,目前全國各地普遍採取核心城市高頻常態化核酸+其餘城市發現就嚴格封控的模式。該防控模式意味著兩點:1)由於高頻常態化核酸將降低居民出行意願和企業家預期,因此經濟難以複製20年3月武漢疫情高峰暫時結束後的V型復蘇,本輪疫情的影響將是長期和持續化的;2)上述防控模式不可避免要付出代價,但對於需要一定週期的企業生產以及經營流程,相較頻繁封控,我們認為這已經是代價最小的路徑。因此,下半年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將整體由“無限不可控衝擊”,轉為相對可控但長期、反復、持續性的過程,這意味著經濟復蘇亦將一波三折。

在海外衝擊、新冠疫情影響下,尤其在二季度奧密克戎使得社會面物流、人流受限,令經濟金融正常環境受創,以“穩增長”為目標,貨幣政策發力,使得資金面寬鬆也超過常態。目前央行的短期逆回購(OMO)利率、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與市場上1年期貸款報價利率(LPR)處於歷史低位,分別為2.850%、2.100%與3.715%,且銀行間市場DR007等市場利率顯著低於政策利率,隨著疫情得到基本控制,經濟逐步步入合理區間,貨幣政策進一步明顯寬鬆加碼的概率也降低。另一方面,7月初央行連續多日OMO縮量至30億元,引發市場對於資金面的擔憂。我們認為,當前仍處寬信用階段,7月初地產銷售高頻資料轉弱,疫情反復風險與地產問題仍存在相關影響,貨幣政策也不存在快速收緊的條件,7月15日等額續作MLF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市場的預期。但整體看,後續流動性將維持合理充裕,對進一步寬鬆不應再抱有高預期 。7月政治局會議與國內下半年政策定調或是當前市場的核心博弈方向,當前市場或因諸多地方、部委近期完成人事任命而存在樂觀預期。短期看7月政治局會議、中美關稅豁免擴大、科創板資本市場改革等等一系列尚未出臺的政策,市場仍可博弈“政策預期”。但需要強調的是,三季度開始穩增長壓力或顯著減少,政策之後會更多地體現為有定力的放鬆。國內經濟企穩向好,若財政增量政策能持續出臺,國內風險偏好內部有望受到提振,但外部抑制因素仍然較多,建議在行業輪動中尋求確定性和性價比較高的主線。結構上看,建議關注業績確定性強且景氣超預期的板塊如新能源車產業鏈、風光電,以及基本面將迎困境反轉的消費板塊如旅遊產業。
 
免責聲明
 
本焦點報告(連帶相關的資料)由元大證券(香港)有限公司 (“元大證券(香港)”) 撰寫。本焦點報告的資料來自元大證券(香港)相信可靠的來源取得,惟元大證券(香港)並不保證此等資料的準確性、正確性及或完整性。本焦點報告內容或意見僅供參考之用途,並不構成任何買入或沽出證券或其他金融產品之要約。本焦點報告並無顧慮任何特定收取者之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風險承受程度,投資者在進行任何投資前,必須對其投資進行獨立判斷或諮詢所需之獨立顧問意見。本焦點報告內所提及之價格僅供參考之用途,投資產品之價值及收入可能會浮動。本焦點報告內容或意見可隨時更改,元大證券(香港)並不承諾提供任何有關變更之通知。元大證券(香港)及其董事、行政人員和雇員可能有在本焦點報告中提及的證券的權益和不就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陳述及不對使用本報告之資料而引致的損失負上任何責任。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複製、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