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列表
板塊表現上,AI應用與鋰電產業鏈形成鮮明“雙主線”領漲格局,區域題材與半導體設備板塊同步活躍,市場資金向高景氣賽道集中的特徵愈發顯著。受阿里千問APP公測催化,AI應用板塊全天強勢領漲,板塊內多隻核心標的漲幅超10%,頭部企業漲幅集中於12%-20%區間,反映市場對C端AI應用商業化落地的強烈預期。鋰電產業鏈則受益於碳酸鋰期貨漲停的情緒傳導,鋰礦、正極材料等核心環節集體走強,多隻標的實現漲停,行業景氣度回升信號得到市場確認。此外,福建本地股延續題材炒作熱度,多隻標的實現連板;半導體設備板塊早盤短線拉升,成為科技賽道的重要補充。跌幅端,貴金屬、航空、電工電網等板塊承壓明顯,權重板塊的集體調整對指數形成一定壓制,也體現出當前市場“輕權重、重成長”的風格偏好。從板塊輪動邏輯來看,資金在年末博弈背景下,更傾向於選擇有事件催化、業績改善預期明確的賽道,結構性分化特徵進一步凸顯。
重大事件層面,宏觀與行業端多事件共振,重塑市場主線邏輯。AI應用領域,阿里巴巴於11月16日官宣“通義”AI應用更名為“千問”並開啟公測,搭載性能最強的Qwen3-Max模型,默認開啟聯網搜索功能以解決大模型“幻覺”問題,同時計劃整合淘寶、高德、本地生活等場景,打造C端超級入口。這一事件標誌著國內AI競爭從B端技術比拼轉向C端場景落地,C端AI應用有望成為2026年核心突破方向,當前計算機板塊基金配置占比僅2.68%(2025Q3數據),處於近三年低位,疊加證監會基金業績基準新規預期,板塊存在資金回流空間。從業績看,2025Q3金山辦公、三六零等計算機企業淨利潤同比增速顯著提升,AI“賦能者”角色已獲驗證,板塊估值與盈利雙底特徵明確,復甦曙光初現。
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半導體博覽會(IC China 2025)將於11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舉行。本次展會以“凝芯聚力・鏈動未來”為主題,將打造“5+2+4+N”多元化活動體系,覆蓋半導體全產業鏈的交流合作,深度契合“十五五”規劃中強化科技創新、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部署要求。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國內半導體產業正處於“國產替代”與“全球AI技術革命”雙輪驅動的關鍵階段,行業並購熱潮持續升溫,覆蓋材料、設備、EDA、封裝、芯片設計等多個領域,企業通過橫縱向並購實現規模擴張與產業鏈完善,產業格局正在重塑。
鋰電產業鏈,11月17日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午後觸及漲停,漲幅9%報95200元/噸,現貨價格同步回升,主要因下游動力電池裝機量環比改善、儲能需求超預期增長,疊加智利鹽湖提鋰產能擾動,供需格局邊際收緊。從行業數據看,10月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同比增長18.3%,儲能電池出貨量增長25%,推動碳酸鋰庫存持續去化,天華新能、融捷股份等鋰礦企業Q3業績已顯現改善跡象。值得注意的是,寧德時代週一因股東減持計劃低開近4%,但盤中受板塊情緒帶動跌幅收窄,反映市場對鋰電行業長期景氣度的認可已超越個股短期擾動。市場展望方面,短期A股將延續“主線明確、結構為王”的格局,阿里千問公測與碳酸鋰漲價兩大事件催生的AI應用、鋰電產業鏈,有望成為年末資金集中佈局的核心賽道。從驅動邏輯看,AI應用板塊兼具“政策催化(數字經濟政策加碼)、業績改善(Q3企業盈利驗證)、資金回流(低配修復)”三重優勢,後續需關注華為11月21日算力調度技術發佈對板塊的進一步刺激;鋰電產業鏈則受益於“價格反彈-業績修復-估值抬升”的正向循環,碳酸鋰期貨漲停驗證行業景氣向上,建議重點關注鋰礦、正極材料等供需缺口明確的環節。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
阿里千問APP公測引爆軟件板塊,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觸及漲停
2025/11/18 08:26
阿里千問APP公測引爆軟件板塊,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觸及漲停:週一A股市場呈現弱勢震盪格局,三大股指集體低開後走勢分化,尾盤跌幅有所收窄。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3972.03點,下跌0.46%;深證成指報13202點,微跌0.11%;創業板指報3105.2點,下跌0.2%;科創50指數表現稍弱,下跌0.53%至1354.04點。個股層面呈現漲跌互現態勢,兩市及北交所共有2582只股票上漲,2724只股票下跌,138只股票平盤,其中115只股票漲幅超9%,15只股票跌幅超9%,市場賺錢效應中性偏強。板塊表現方面,結構性特徵尤為突出。鋰礦、水產品、風沙治理、AI應用概念股及福建本地股逆勢走強,掀起局部漲停潮;半導體產業鏈受行業大會催化,相關標的表現活躍,多隻個股躋身漲幅前列。成交量方面,滬深兩市成交總額19108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19581億元減少473億元,呈現溫和縮量態勢。其中滬市成交8057億元(前一交易日8380億元,減少323億元),深市成交11051億元,北交所成交196.78億元,市場資金整體保持謹慎,觀望情緒有所升溫。板塊表現上,AI應用與鋰電產業鏈形成鮮明“雙主線”領漲格局,區域題材與半導體設備板塊同步活躍,市場資金向高景氣賽道集中的特徵愈發顯著。受阿里千問APP公測催化,AI應用板塊全天強勢領漲,板塊內多隻核心標的漲幅超10%,頭部企業漲幅集中於12%-20%區間,反映市場對C端AI應用商業化落地的強烈預期。鋰電產業鏈則受益於碳酸鋰期貨漲停的情緒傳導,鋰礦、正極材料等核心環節集體走強,多隻標的實現漲停,行業景氣度回升信號得到市場確認。此外,福建本地股延續題材炒作熱度,多隻標的實現連板;半導體設備板塊早盤短線拉升,成為科技賽道的重要補充。跌幅端,貴金屬、航空、電工電網等板塊承壓明顯,權重板塊的集體調整對指數形成一定壓制,也體現出當前市場“輕權重、重成長”的風格偏好。從板塊輪動邏輯來看,資金在年末博弈背景下,更傾向於選擇有事件催化、業績改善預期明確的賽道,結構性分化特徵進一步凸顯。
重大事件層面,宏觀與行業端多事件共振,重塑市場主線邏輯。AI應用領域,阿里巴巴於11月16日官宣“通義”AI應用更名為“千問”並開啟公測,搭載性能最強的Qwen3-Max模型,默認開啟聯網搜索功能以解決大模型“幻覺”問題,同時計劃整合淘寶、高德、本地生活等場景,打造C端超級入口。這一事件標誌著國內AI競爭從B端技術比拼轉向C端場景落地,C端AI應用有望成為2026年核心突破方向,當前計算機板塊基金配置占比僅2.68%(2025Q3數據),處於近三年低位,疊加證監會基金業績基準新規預期,板塊存在資金回流空間。從業績看,2025Q3金山辦公、三六零等計算機企業淨利潤同比增速顯著提升,AI“賦能者”角色已獲驗證,板塊估值與盈利雙底特徵明確,復甦曙光初現。
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半導體博覽會(IC China 2025)將於11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舉行。本次展會以“凝芯聚力・鏈動未來”為主題,將打造“5+2+4+N”多元化活動體系,覆蓋半導體全產業鏈的交流合作,深度契合“十五五”規劃中強化科技創新、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部署要求。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國內半導體產業正處於“國產替代”與“全球AI技術革命”雙輪驅動的關鍵階段,行業並購熱潮持續升溫,覆蓋材料、設備、EDA、封裝、芯片設計等多個領域,企業通過橫縱向並購實現規模擴張與產業鏈完善,產業格局正在重塑。
鋰電產業鏈,11月17日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午後觸及漲停,漲幅9%報95200元/噸,現貨價格同步回升,主要因下游動力電池裝機量環比改善、儲能需求超預期增長,疊加智利鹽湖提鋰產能擾動,供需格局邊際收緊。從行業數據看,10月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同比增長18.3%,儲能電池出貨量增長25%,推動碳酸鋰庫存持續去化,天華新能、融捷股份等鋰礦企業Q3業績已顯現改善跡象。值得注意的是,寧德時代週一因股東減持計劃低開近4%,但盤中受板塊情緒帶動跌幅收窄,反映市場對鋰電行業長期景氣度的認可已超越個股短期擾動。市場展望方面,短期A股將延續“主線明確、結構為王”的格局,阿里千問公測與碳酸鋰漲價兩大事件催生的AI應用、鋰電產業鏈,有望成為年末資金集中佈局的核心賽道。從驅動邏輯看,AI應用板塊兼具“政策催化(數字經濟政策加碼)、業績改善(Q3企業盈利驗證)、資金回流(低配修復)”三重優勢,後續需關注華為11月21日算力調度技術發佈對板塊的進一步刺激;鋰電產業鏈則受益於“價格反彈-業績修復-估值抬升”的正向循環,碳酸鋰期貨漲停驗證行業景氣向上,建議重點關注鋰礦、正極材料等供需缺口明確的環節。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