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列表
週一海關總署公佈進出口數據,6月中國外貿延續回升態勢,以美元計價的出口、進口同比分別增長5.8%和1.1%。今年上半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21.79萬億元,同比增長2.9%,其中出口表現尤為亮眼,以13.0萬億元規模實現7.2%的同比增長,進口則受多重因素影響,8.8萬億元規模同比小幅下降2.7%。結構層面,高技術產品出口持續領跑,上半年同比增長9.2%,已連續9個月保持擴張態勢。細分領域中,高端機床、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出口增速均超20%,儀器儀錶出口增長14.7%。從貿易夥伴看,市場多元化特徵進一步凸顯。上半年中國對歐盟、日本、英國等傳統市場出口保持穩定增長,同比增速分別為7.9%、6.0%和9.3%;對美出口雖同比下降9.9%,但對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實現兩位數高增,增速分別達14.3%和23.0%,成為拉動出口增長的重要動力。
6月中國社融增量達4.2萬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為2.24萬億元,金融數據表現超預期,其中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1710億元,成為社融數據的最大支撐因素。居民端,儘管30城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跌幅擴大至-8.4%,但居民中長貸增加151億元,短貸增加150億元,均呈現溫和回升態勢,並未因地產銷售下滑而失速。這主要得益於618購物節期間分期消費的拉動,使得居民信貸需求出現階段性回暖。企業端,短貸大幅增長4900億元,而中長貸僅多增400億元,同時票據融資大幅萎縮3716億元。這一現象背後,是地方化債政策下,政府通過短貸償還拖欠帳款,使得企業現金流得到改善。貨幣供應數據方面,6月M2增速為8.3%,較前值7.9%有所上升;M1增速大幅回升至4.6%,前值為2.3%,M2-M1剪刀差收窄至3.7個百分點,較5月的5.6個百分點縮小1.9個百分點。化債背景下企業流動性改善明顯,6月企業活期存款占比由26%提升至28%,顯示企業交易性需求增強,資金活化程度改善。
7月15日央行將開展14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同時需重點關注兩組核心數據:中國上半年GDP增速(市場預期5.2%)與美國6月CPI數據,二者將成為影響短期市場情緒的關鍵變量。政策層面,反內卷相關政策的落地成效需持續跟蹤,而7月底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作為研判下半年政策導向的重要窗口,其信號意義尤為突出。此外,美國關稅政策動態值得警惕,近期特朗普再度表態擬對歐盟、墨西哥加征關稅,後續政策走向可能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擾動。四是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短期市場或圍繞中報預增主線波動,半導體設備、電力設備等兼具政策支持與業績確定性的板塊受資金青睞;中長期建議關注政策與科技雙輪驅動,包括機器人量產、AI算力國產替代及內需替代邏輯。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
6月中國出口持續展現韌性(YoY+5.8%),M2-M1剪刀差收窄至3.7個百分點
2025/07/15 08:24
6月中國出口持續展現韌性(YoY+5.8%),M2-M1剪刀差收窄至3.7個百分點:週一A股市場呈現分化震盪格局。滬指微漲0.27%報3519.65點,深成指跌0.11%,創業板指跌0.45%,兩市成交額縮量至1.46萬億元(較前日減少2534億元),但連續33日破萬億。板塊表現上,機器人產業鏈領漲(智元機器人+4.86%、中大力德漲停),主要受商業化訂單(宇樹科技中標1.24億)及特斯拉Optimus量產催化;電力/電網板塊走強(豫能控股2連板),因全國最大電力負荷突破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貴金屬/稀土板塊上漲(湖南白銀漲停,北方稀土主力淨流入5.69億),輕稀土價格週漲8%。而遊戲、傳媒、多元金融等板塊調整下跌。週一海關總署公佈進出口數據,6月中國外貿延續回升態勢,以美元計價的出口、進口同比分別增長5.8%和1.1%。今年上半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21.79萬億元,同比增長2.9%,其中出口表現尤為亮眼,以13.0萬億元規模實現7.2%的同比增長,進口則受多重因素影響,8.8萬億元規模同比小幅下降2.7%。結構層面,高技術產品出口持續領跑,上半年同比增長9.2%,已連續9個月保持擴張態勢。細分領域中,高端機床、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出口增速均超20%,儀器儀錶出口增長14.7%。從貿易夥伴看,市場多元化特徵進一步凸顯。上半年中國對歐盟、日本、英國等傳統市場出口保持穩定增長,同比增速分別為7.9%、6.0%和9.3%;對美出口雖同比下降9.9%,但對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實現兩位數高增,增速分別達14.3%和23.0%,成為拉動出口增長的重要動力。
6月中國社融增量達4.2萬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為2.24萬億元,金融數據表現超預期,其中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1710億元,成為社融數據的最大支撐因素。居民端,儘管30城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跌幅擴大至-8.4%,但居民中長貸增加151億元,短貸增加150億元,均呈現溫和回升態勢,並未因地產銷售下滑而失速。這主要得益於618購物節期間分期消費的拉動,使得居民信貸需求出現階段性回暖。企業端,短貸大幅增長4900億元,而中長貸僅多增400億元,同時票據融資大幅萎縮3716億元。這一現象背後,是地方化債政策下,政府通過短貸償還拖欠帳款,使得企業現金流得到改善。貨幣供應數據方面,6月M2增速為8.3%,較前值7.9%有所上升;M1增速大幅回升至4.6%,前值為2.3%,M2-M1剪刀差收窄至3.7個百分點,較5月的5.6個百分點縮小1.9個百分點。化債背景下企業流動性改善明顯,6月企業活期存款占比由26%提升至28%,顯示企業交易性需求增強,資金活化程度改善。
7月15日央行將開展14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同時需重點關注兩組核心數據:中國上半年GDP增速(市場預期5.2%)與美國6月CPI數據,二者將成為影響短期市場情緒的關鍵變量。政策層面,反內卷相關政策的落地成效需持續跟蹤,而7月底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作為研判下半年政策導向的重要窗口,其信號意義尤為突出。此外,美國關稅政策動態值得警惕,近期特朗普再度表態擬對歐盟、墨西哥加征關稅,後續政策走向可能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擾動。四是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短期市場或圍繞中報預增主線波動,半導體設備、電力設備等兼具政策支持與業績確定性的板塊受資金青睞;中長期建議關注政策與科技雙輪驅動,包括機器人量產、AI算力國產替代及內需替代邏輯。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