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列表
Q2中國實際GDP+5.2%,英偉達宣佈將恢復H20在中國銷售:
2025/07/16 08:24
Q2中國實際GDP+5.2%,英偉達宣佈將恢復H20在中國銷售:週二A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分化態勢顯著。截至收盤,滬指報3505點,下跌0.42%,盤中一度跌破3500點;深證成指上漲0.56%,收於10744.56點;創業板指漲幅最大,上漲1.73%,報2235.05點。全市場成交金額大幅放量,達到1.64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541億元,顯示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但資金分歧也較為明顯。從板塊表現來看,呈現出極端分化的態勢。科技板塊成為市場最大亮點,受英偉達H20芯片解禁以及算力需求持續增長的催化,CPO概念爆發,新易盛20CM漲停並創新高,中際旭創大漲16.68%,躍嶺股份等多股漲停;英偉達概念同樣表現強勁,勝宏科技等多股漲停。此外,F5G概念、液冷服務器概念、財稅數字化、東數西算等板塊漲幅居前。個股方面,呈現普跌格局,超4000只個股下跌,僅1347只個股上漲,市場賺錢效應較差,科技股成為少數上漲的亮點,而大部分傳統行業個股表現不佳。外圍市場方面,美國6月核心CPI同比上漲2.9%,環比0.2%,連續5個月低於預期。溫和通脹數據一度提振美國股債齊漲,但關稅影響仍存,壓制美聯儲降息預期,美國股債回落,中概跑贏大盤,美元則延續近期漲勢。道指跌近1%,英偉達優異表現推動科技股占比較高的納指創下新高。
中國2025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66.05萬億元,同比增長5.3%,符合市場預期(Q1+5.4%、Q2+5.2%),CPI和PPI持續低迷導致名義GDP下行至4.25%。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前值+5.8%),其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9.5%,增速分別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3.8和3.1個百分點。分產品看,3D打印設備、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43.1%、36.2%、35.6%。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8%,比1-5月繼續放緩0.9個百分點(前值+3.7%)。其中,基建投資逆週期托底力度減弱(+4.6%)、製造業投資略有放緩(+7.5%),而地產投資(-11.2%)仍然延續底部盤整的格局。近期市場對全國最高級別城市工作會議的召開預期升溫,存量房與閒置土地收購或成重要議題。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放緩至4.8%(前值6.4%),消費增速回落主要受618大促時間前移引發的需求透支,以及以舊換新國補資金階段性缺口拖累政策效果影響。第三季度中央補貼資金(含第三批1380億元)正分批下達,其中7月資金到位將快速修復補貼斷檔問題,後續政策聚焦優化國補實施節奏以及擴大以舊換新政策覆蓋場景。
6月以來,中國政策在內外環境交織下呈現一系列重要變化,核心圍繞“穩內需、優結構、促開放”展開。綜合來看,儘管房地產市場低迷與貿易摩擦仍構成內外壓力,但中國政策工具箱的靈活調控與新質生產力的崛起為經濟注入韌性,如高技術製造業增長達9.2%。上半年中國經濟已實現5.3%的較高增速,為全年“5%左右”增長目標的達成奠定基礎。後續需重點關注8月中美談判進展,以及7月政治局會議、8月北戴河會議對行業“反內卷”、房地產收儲機制、地方債務化解提速與設備更新投資擴容等關鍵領域的政策定調。
消息面,英偉達宣佈將恢復H20在中國的銷售,這一消息極大地刺激了國內算力相關產業。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對算力的需求呈爆發式增長,CPO作為提升算力效率的關鍵技術,市場前景廣闊。相關企業業績預告亮眼,進一步推動板塊上漲,反映出市場對算力行業未來發展的高度認可和樂觀預期。週二市場在3500點附近展開激烈爭奪,最終滬指失守3500點後又收回。科技股的強勢與傳統權重的弱勢形成鮮明對比,市場資金分歧較大。後續市場走勢需重點關注以下幾個因素:一是科技板塊能否持續保持強勢,成為市場的持續主線,如果科技股出現大幅回調,市場缺乏領漲板塊,指數上行將面臨較大壓力;二是金融、地產等權重板塊能否止跌企穩,這些板塊對指數影響較大,其走勢關乎指數的穩定;三是關注政策面的進一步變化,宏觀政策對市場的引導作用依然關鍵,如貨幣政策、產業政策等的調整都可能引發市場新的變化。短期市場或圍繞中報預增主線波動,半導體設備、電力設備等兼具政策支持與業績確定性的板塊受資金青睞;中長期建議關注政策與科技雙輪驅動,包括機器人量產、AI算力國產替代及內需替代邏輯。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