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列表
中国央行降准25BP正式落地,国内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上升至近4万人
2022/11/28 08:21

中国央行降准25BP正式落地,国内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上升至近4万人:上周上证指数上涨0.14%,创业板指和深证成指分别下跌3.36%和2.47%。近期市场再度陷入震荡,核心在于风险偏好的反复。第一,11月以来国内疫情出现反复,当前本土新增确诊和新增阳性已接近今年4月时峰值,再度引起部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其次,国内债市大幅波动,也对股票市场情绪形成扰动。一方面,是资金利率显著上行。11月11日至16日一年期AAA级同业存单利率一度大幅上行43bp。而当前尽管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年内高位。另一方面,部分投资者也担心偏债基金、理财产品赎回压力,可能带来的其持有的权益类资产的被动抛压。
中央和地方一系列地产融资政策出台稳定经济大盘,与此同时,11/25央行宣布,决定将于 12/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0.25 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 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 5000 亿元。这是 11/23 日国常会“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表述的落地。通知指出,此次降准是为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 7.8%。本次降准落地是基于多方面考虑,以稳住经济大盘为主要思想,一方面是为了稳定年末流动性环境的需要,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曾提及"为巩固经济回稳向上态势、做好年末经济工作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将有效对冲12月5000亿元MLF到期量。其次,应对月初至中旬商业银行层面资金面边际收紧触发债市大跌,进而引起银行理财赎回对于流动性造成的负反馈。
今年前10 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69768.2 亿元,同比下降 3.0%,增速较 1-9 月继续回落 0.7 个百分点。A 股非金融上市公司利润增速与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有较高的拟合度,当前 A 股企业盈利仍在筑底期。A 股三季报中,地产链和可选消费(社服、出行等)是主要拖累,近期宏观数据也显示居民消费和商品房销售数据仍面临一定压力。本土疫情自 11 月起出现反弹,制约居民消费信心的恢复。11 月 22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执行 20 条措施“既不能层层加码,也不能随意减码”,国家疾控局副局长沈洪兵强调“二十条优化措施,是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的补充和完善,不是放松,更不是放开和躺平”。此轮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和局部聚集的态势,社会面防控难度增大,也对地方的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11 月 26 日 0-24 时,31 省份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35858 例,数据已突破 4 月份的高点。
房地产政策密集出台,行业基本面仍在筑底。本轮地产政策自 2021 年 9 月起边际调整,中央及地方层面政策陆续出台,近期在支持地产融资层面进一步放松。11月23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推出 16 条金融举措,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国有大行密集为房地产企业达成银企合作协议并提供授信,截至11月24日,六大国有银行已与 17 家房企达成合作协议,已披露的意向性授信额度合计12750亿元。最新数据显示,10 月单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23.22%,鉴于近期疫情反复和居民预期偏弱,地产基本面将继续处于筑底过程中。综合来看,近期国内疫情散点蔓延,加剧市场对于类似于4月疫情对Q4经济造成冲击,以及地方疫情管控再度边际收严的双重担忧,进而成为当前市场核心的干扰因素,预计将压制A股市场短期市场情绪。不过与此同时,央行降准释放流动性,迭加房地产托底政策密集出台,在外部冲击减弱的背景下,将会对A股底部形成支撑。具体操作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截至11月25日,万得央企指数9.5倍的PE估值,处于2010年以来4.3%的历史极低水平。建议关注受益于监管层建议建立合理估值体系的低估值央企和国企,受短期政策催化的房地产、建筑建材、银行金融,以及中长期继续关注光伏、储能、国产替代等软硬件。

本焦點報告(連帶相關的資料)由元大證券(香港)有限公司 (“元大證券(香港)”) 撰寫。本焦點報告的資料來自元大證券(香港)相信可靠的來源取得,惟元大證券(香港)並不保證此等資料的準確性、正確性及或完整性。本焦點報告內容或意見僅供參考之用途,並不構成任何買入或沽出證券或其他金融產品之要約。本焦點報告並無顧慮任何特定收取者之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風險承受程度,投資者在進行任何投資前,必須對其投資進行獨立判斷或諮詢所需之獨立顧問意見。本焦點報告內所提及之價格僅供參考之用途,投資產品之價值及收入可能會浮動。本焦點報告內容或意見可隨時更改,元大證券(香港)並不承諾提供任何有關變更之通知。元大證券(香港)及其董事、行政人員和雇員可能有在本焦點報告中提及的證券的權益和不就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陳述及不對使用本報告之資料而引致的損失負上任何責任。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