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列表
2025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火爆,新台币暴涨人民币升破7.19
2025/05/06 08:38
2025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火爆,新台币暴涨人民币升破7.19:上周A股市场主要指数大多下跌,上证50指数跌幅较大。三大指数中,上证指数下跌0.49%,深证成指下跌0.17%,创业板指上涨0.04%。假期间境外股市普遍上涨,恒生指数合计涨幅为3.22%,恒生科技指数合计涨幅为 6.18%,富时A50指数期货上涨0.95%。美元指数快速跌至99.73,离岸人民币汇率在短短两日内大幅上涨近900点升破7.19关口,创下自去年11月以来的新高。在人民币走强的同时,港元也触及7.75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罕见抛售465亿港元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新台币大幅升值,5月2日单日升值3.07%创历史新高,5日盘中升破29关口。美元指数在假期期间整体呈现弱势。国际贸易局势变化、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以及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都对美元指数产生了影响。美元指数因美经济衰退预期及美联储降息押注走弱,带动非美货币波动加剧,台币、韩元等对美元汇率表现敏感。
北京时间5月8日凌晨2点,美联储将公布最新利率决议,随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场预计美联储将维持利率不变,目前政策利率在4.25% - 4.50%,据芝商所(CME)美联储观察工具,维持当前利率不变可能性达97.2%,降息25个基点概率仅2.8%。投资者重点关注鲍威尔发言。近期关税影响美国经济和通胀,自4月下旬多位美联储官员发言关注关税问题,部分支持在关税负面影响下美联储降息应对。从经济数据看,4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17.7万人,高于预期,贸易政策暂未冲击美国经济,市场对美国经济风险担忧缓和。3月PCE物价指数和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均下降,通胀压力减轻,为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提供数据支撑。不过,美国一季度经济萎缩,GDP环比萎缩0.3%,美联储权衡关税对经济和通胀影响,经济走势仍不确定。海外方面,上周中美贸易争端缓和预期大幅上升。5月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称,中方注意到美方高层多次表态,表示愿与中方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同时,美方近期通过相关方面多次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与中方谈起来,中方正在进行评估。
2025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异常火爆,前三日,全社会日均客运量达3.05亿人,较2024年同期的2.89亿人增长5.4%,出行需求延续高景气。分结构来看,国际航班数量同比增长19.6%,显著高于国内大陆航班5.4%、国内港澳台航班7.8%的增速,反映出出境游市场正加速回暖。支付数据显示,内地居民出境微信支付交易笔数同比增长37%,其中东南亚、日韩及中国港澳地区增速居前,成为热门目的地,携程境外包车游订单量预计同比增长近25%,进一步验证出境游消费复苏趋势。入境游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央广网数据显示,"五一"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73%,微信支付外卡消费笔数及金额近乎翻倍。北京、成都等重点口岸入境人数同比增幅超80%,显示中国旅游市场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显著增强。从产业链影响来看,出入境旅游市场的双向高增长,有望带动航空客运量提升、免税消费扩容及酒店入住率改善。建议重点关注航空机场(国际航线占比高的航司、枢纽机场)、免税(离岛免税及市内免税店)、酒店(高端商务及度假酒店)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宏观经济数据方面,4月美国加征关税落地后,中国中采制造业PMI供需均环比回落至收缩区间。其中,4月新订单、生产分项分别环比下降2.6、2.8个百分点,至49.2%、49.8%,且新订单分项低于生产分项。在手订单、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环比下降2.4、1.7个百分点,降至43.2%、52.1%,均处于历史同期较低水平。受关税直接影响,4月新出口订单、进口分项环比下降4.3、4.1个百分点,分别至44.7%、43.4% 。从中采分行业PMI新出口订单来看,环比下降较多的行业包括:纺织服装服饰业(-44.6ppt)、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1.1ppt)、农副食品加工业(-26.2ppt)。
综合来看,假期期间全球市场风险偏好显著回升,港股与中概股表现尤为亮眼。这一态势得益于多方面因素:一是美方主动寻求与中方谈判,有效缓解了市场对贸易摩擦不确定性的担忧;二是美国新增非农数据超预期,打消了市场对短期经济景气度的顾虑。在国内,政治局会议结束后,市场步入政策观察阶段。基于“稳预期”的政策导向,市场出现大幅调整的可能性较低;而“强化底线思维”的表述,更是明确了内需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历史数据表明,自2010年起,“五一”假期后的10个交易日内,上证综指在15年间累计上涨7次,特别是2020年后的5年里,有4年呈现上涨趋势,一定程度上为当前市场走势提供了历史参考。建议重点关注两大投资主线:一是国产替代领域,聚焦半导体设备、高端制造等关键赛道;二是消费复苏板块,涵盖家电、汽车、医疗服务等行业。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