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列表
美国非农数据低于预期美股回调,OPEC+宣布9月增产54.7万桶/日
2025/08/04 08:24
美国非农数据低于预期美股回调,OPEC+宣布9月增产54.7万桶/日:上周A股在外围冲击与内生性兑现需求共振下,走出震荡调整的行情,上证综指、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回落0.94%、1.58%、0.74%,两市日均成交1.7万亿元,较前周缩减8%,显示情绪降温但并未恐慌;结构上,医药生物独涨近3%,受益于政策(育儿补贴方案)与盈利(创新药现金流改善)双击;而煤炭、有色、地产等周期方向则因海外衰退预期升温而领跌3.5%以上,印证“防御优先、成长搭台”的存量博弈特征。国内处于“政策预期兑现后的二次校准”窗口:政治局会议基调积极但缺乏短期增量,中美谈判与英伟达被约谈传闻放大波动,成为指数回踩3550点的主要推手。行业端,医药因政策与业绩共振成为避风港;军工电子虽订单高增却受风险偏好回落压制;资源品则因大宗商品价格急跌遭遇双杀,凸显“外需杀估值、内需看政策”的分化逻辑。
宏观层面,8月1日,美国7月非农新增就业7.3万远低于预期,前两月数据大幅下修25.8万,这是自新冠疫情以来最大幅度的向下修正。美国劳工统计局对前两个月的非农就业报告进行大幅下修,正引发市场对此关键经济指标可信度的深刻质疑。特朗普政府近期对经济数据机构和美联储的人事干预引发市场剧烈震荡。两大关键事件形成连锁反应:一是特朗普在7月非农就业数据发布后立即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Erika McEntarfer,指控其"操纵数据";二是拜登任命的美联储理事库格勒突然提前辞职,被市场解读为为特朗普改组美联储铺路。此外,OPEC+宣布9月增产54.7万桶/日,标志着该组织从"保价"策略转向"争夺市场份额"的重大政策转向。此次增产将完成2023年220万桶/日减产的加速逆转,叠加阿联酋额外配额,导致全球原油供应面临严重过剩风险(IEA预测Q4过剩200万桶/日)。特朗普政府对俄罗斯石油客户威胁征收二级关税,促使俄副总理诺瓦克紧急访沙展示团结。此次政策转向已引发三重冲击:一是炼油利润率压缩(亚洲裂解价差跌至5美元/桶),二是能源股估值承压(标普能源板块周跌3.2%),三是产油国货币贬值(俄罗斯卢布触及16个月低点)。对A股影响将呈现结构性分化:航空航运等用油行业受益,而新能源板块或面临传统能源价格战的压制。投资者需警惕OPEC+9月会议可能释放的进一步增产信号,以及美国战略石油储备释放(当前库存2.8亿桶)的潜在政策对冲。
7月底政治局会议传递短期政策刺激的必要性有所下降的信号,着眼长期,10月召开的四中全会将重点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市场核心逻辑正从政策博弈转向落地兑现,“反内卷”政策超预期成为7月的关键增量,其核心在于优化供给格局、提升行业集中度与龙头定价权。结合西藏、新疆基建对相关上游资源品需求的拉动,近期以多晶硅、焦煤、玻璃、焦炭为代表的商品价格回升趋势确立。《价格法》修订以及治理“内卷竞争”的深入推进,带动PPI、CPI缓慢触底回升,也将持续改善市场对经济“稳增长”和需求侧修复的预期,形成“促消费-增税收-提质量”的良性循环。
AI算力产业链在7月验证了二季报超预期改善,AI浪潮的高景气在WAIC等事件的催化下有望持续。综合来看,短期上证综指在3600附近盘整,当前A股成交量接近2万亿元,显示市场热度不断提升,“反内卷”政策、基金增配等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有望推升A股中长期走出慢牛趋势。后续需重点关注8月北戴河会议对行业“反内卷”、房地产收储机制、地方债务化解提速与设备更新投资扩容等关键领域的政策定调。结构上,建议关注政策支持且业绩确定性强的板块,如半导体设备和电力设备,以及政策与科技双轮驱动的机器人量产、AI算力国产替代及内需替代板块。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