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列表
宏观方面,2025年三季度中国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延续稳中有进,前三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5.2%,Q3单季度+4.8%,环比+1.1%,略超市场预期中位数4.6%,工业生产与服务业形成双轮支撑。从生产端看,Q3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4.2%(9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至6.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累计增长9.6%,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相关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高增;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4%,贡献率达61.8%,信息传输、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增速领先。尽管房地产投资仍处调整阶段(1-9月同比降13.9%),但制造业投资(增长4.0%)与基建投资(增长1.1%)有效对冲下行压力,固定资产投资同比降幅收窄至-0.5%,整体经济展现一定韧性。消费方面,9月社零增速虽回落至3.0%,但1-9月累计增长4.5%,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家电、家具等耐用品消费高增,乡村消费(增速4.0%)快于城镇,线上消费占比达25.0%。
在贸易壁垒升温与内需恢复缓慢的双重压力下,政策组合已转向“财政前置+货币活化”的协同模式。资金端,5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9月启动首投,可撬动同等规模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为高铁、水利等重大项目补充资本金;财政部同步下达5000亿元地方债结存限额,其中60%要求11月底前形成实物工作量,并与提前下达的2026年新增额度无缝衔接,预计四季度基建投资当月增速有望由1.1%抬升至4%以上,对冲地产投资的-13.9%拖累。货币端,M1-M2剪刀差较8月再收窄1.6个百分点至-1.2%,活期存款占比回升反映企业交易意愿修复;10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已降至3.85%历史低位,对公短贷连续两个月同比多增,资金空转现象缓解。宏观与行业层面多重事件形成市场催化。流动性方面,国内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人行周一开展1890亿元逆回购操作,有效呵护市场资金面。
四中全会于周一开幕,会议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市场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绿色发展等政策部署抱有强烈预期,成为提振风险偏好的关键因素。行业端呈现政策利好与产业催化并存的格局。政策层面,海上风电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正式落地,为风电设备板块提供直接支撑;国内eSIM手机商用实现破冰,三大运营商获商用试验批复,推动通信产业链关注度提升。产业层面,OpenAI与AMD达成数十亿美元级AI加速器采购协议,谷歌Gemini 3大模型开展密集测试,持续强化AI产业高景气预期,同时士兰微公告拟投资200亿元建设12英寸高端模拟芯片生产线,加速国产化替代进程。展望后市,市场震荡上行的趋势有望延续,但需关注缩量下的资金观望情绪。当前增量资金持续流入态势为行情提供核心支撑,公募私募融资余额均呈现净流入态势,市场风格更趋均衡,且三季报披露进入密集期,电子、半导体等科技领域部分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基本面支撑明确。短期来看,四中全会带来的"十五五"规划相关机会值得重点关注,叠加10月政策与产业催化窗口开启,结构性行情有望升温。同时,三季报也进入集中披露期,市场有望聚焦政策利好与业绩确定性较强的板块。一方面低估值红利等方向获得避险资金关注,另一方面建议继续逢低关注自主可控、AI、机器人等科技以及涨价稀土有色等。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
中共四中全会开幕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Q3中国实际GDP实现4.8%
2025/10/21 08:28
中共四中全会开幕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Q3中国实际GDP实现4.8%:周一中国A股市场呈现分化反弹格局,成长风格表现尤为突出。上证指数收盘报3863.89点,上涨0.63%;深证成指收于12813.21点,涨幅0.98%;创业板指表现最强,以2993.45点报收,大涨1.98%。市场交投活跃度有所回落,两市成交额达1.74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2005亿元,但赚钱效应显著回升,全市场3917家个股上涨、1196家下跌,涨停家数94家,跌停仅6家,赚钱效应比例升至73%。板块层面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科技成长与能源板块成为核心驱动力。通信设备、电子元件两大板块获主力资金重点增持,分别净流入36.74亿元和16.23亿元。具体来看,AI算力产业链相关的半导体、消费电子个股表现活跃,源杰科技上涨14.48%,中际旭创涨幅7.86%,新易盛上涨4.08%;煤炭板块受北方港口动力煤价格周环比上涨39元/吨及寒潮供暖需求提振,郑州煤电、陕西黑猫等涨停,超硬材料概念因出口管制政策催化,四方达、黄河旋风等同步涨停。与此同时,北向资金当日净流入50.62亿元,重点加仓银行板块,而贵金属板块受国际金价回调影响表现偏弱,湖南白银跌停,山东黄金、中金黄金跟跌。外围市场方面,得益于贸易局势和美国信贷恐慌情绪的缓解,市场情绪在周一显著回暖,除原油外,各大类资产普涨。美股连续两日走高,标普500指数创下自6月以来的最大两日涨幅。苹果年内首次创历史新高,英伟达则在科技七巨头中独跌。宏观方面,2025年三季度中国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延续稳中有进,前三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5.2%,Q3单季度+4.8%,环比+1.1%,略超市场预期中位数4.6%,工业生产与服务业形成双轮支撑。从生产端看,Q3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4.2%(9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至6.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累计增长9.6%,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相关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高增;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4%,贡献率达61.8%,信息传输、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增速领先。尽管房地产投资仍处调整阶段(1-9月同比降13.9%),但制造业投资(增长4.0%)与基建投资(增长1.1%)有效对冲下行压力,固定资产投资同比降幅收窄至-0.5%,整体经济展现一定韧性。消费方面,9月社零增速虽回落至3.0%,但1-9月累计增长4.5%,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家电、家具等耐用品消费高增,乡村消费(增速4.0%)快于城镇,线上消费占比达25.0%。
在贸易壁垒升温与内需恢复缓慢的双重压力下,政策组合已转向“财政前置+货币活化”的协同模式。资金端,5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9月启动首投,可撬动同等规模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为高铁、水利等重大项目补充资本金;财政部同步下达5000亿元地方债结存限额,其中60%要求11月底前形成实物工作量,并与提前下达的2026年新增额度无缝衔接,预计四季度基建投资当月增速有望由1.1%抬升至4%以上,对冲地产投资的-13.9%拖累。货币端,M1-M2剪刀差较8月再收窄1.6个百分点至-1.2%,活期存款占比回升反映企业交易意愿修复;10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已降至3.85%历史低位,对公短贷连续两个月同比多增,资金空转现象缓解。宏观与行业层面多重事件形成市场催化。流动性方面,国内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人行周一开展1890亿元逆回购操作,有效呵护市场资金面。
四中全会于周一开幕,会议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市场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绿色发展等政策部署抱有强烈预期,成为提振风险偏好的关键因素。行业端呈现政策利好与产业催化并存的格局。政策层面,海上风电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正式落地,为风电设备板块提供直接支撑;国内eSIM手机商用实现破冰,三大运营商获商用试验批复,推动通信产业链关注度提升。产业层面,OpenAI与AMD达成数十亿美元级AI加速器采购协议,谷歌Gemini 3大模型开展密集测试,持续强化AI产业高景气预期,同时士兰微公告拟投资200亿元建设12英寸高端模拟芯片生产线,加速国产化替代进程。展望后市,市场震荡上行的趋势有望延续,但需关注缩量下的资金观望情绪。当前增量资金持续流入态势为行情提供核心支撑,公募私募融资余额均呈现净流入态势,市场风格更趋均衡,且三季报披露进入密集期,电子、半导体等科技领域部分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基本面支撑明确。短期来看,四中全会带来的"十五五"规划相关机会值得重点关注,叠加10月政策与产业催化窗口开启,结构性行情有望升温。同时,三季报也进入集中披露期,市场有望聚焦政策利好与业绩确定性较强的板块。一方面低估值红利等方向获得避险资金关注,另一方面建议继续逢低关注自主可控、AI、机器人等科技以及涨价稀土有色等。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
![]() |


